电气柜散热设计中,风量的精准计算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。盲目选择风扇可能导致散热不足或资源浪费,以下为系统性风量计算五步法。
电气柜内热量主要来自:
功率器件:变频器、伺服驱动器等(效率90%时,10%功耗转化为热)
电源模块:开关电源、变压器(满载时发热显著)
控制元件:PLC、工控机(约20%~30%功耗转化为热)
计算公式:
温升(ΔT)= 柜内允许温度 - 环境温度
行业标准建议
一般工业场景:ΔT≤10℃(环境40℃时,柜内≤50℃)
精密电子设备:ΔT≤5℃
关键参数需参照元件规格书(如IGBT模块常要求≤80℃)
核心公式:
理论风量需根据工况修正
风道阻力:滤网、百叶窗等降低有效风量20%~40%
环境干扰:粉尘堆积、海拔高度影响
设备老化:风扇性能年均衰减约3%~5%
修正公式:
轴流风扇:风量大、风压低,适合开放空间(如网柜);
离心风扇:风压高,适合有阻力场景(如带过滤器的密封柜)。
避坑指南:
进/出风口对角线布置,避免气流短路;
高IP防护柜体需选高压风扇,补偿过滤器压损;
多台风扇并联时,总风量≠单台风量×数量(效率衰减)。
通过以上步骤的系统化计算与选型,可有效避免“理论达标,实际过热”的典型问题,实现散热方案的科学性与经济性平衡。